画图和监工的确是主要工作,但是需要综合能力来推动主要工作的执行。
再说了,你管他们认为怎么样呢,有能耐你让他们也作产品经理。你看他认为简单的事,能做好不。
两个角度:
第一:评审会是干什么的呢?不只是工作,也是你展示自身价值的时候,从初期的需求框架、业务框架、功能框架、设计细节,这些阶段(不限于这些)每一个评审会都可以突出你的价值,而不是开个会走个过场,协商个排期,讲解个需求就完了,这样肯定没有价值显现的;单纯的原型、文档,这是执行类的初级产品,开发大部分不知道初中高的说,所以从产出物的角度,不就是画图的么?
核心是价值怎么展现~
第二:就是沟通,没有沟通,协作就会吃力,开发无法理解产品的角度是正常的;
我们产品人平时怎么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就是多看多想多分析,然后验证优化迭代……
举个简单的例子
抽根烟(本人男)的功夫简单聊聊日常,
可以是(找些吐槽点)以前的产品不太好啊?之前工作流?全当请教工作方式
跟着开发一起吐吐槽之前的产品?
或者偶尔(日常的耳观六路,眼听八方哈)听到他们午休时候聊了什么,引过来当谈资,当然你得懂。
很多时候你把开发当作一类用户,思考如何介入他们,了解他们,你才能共情。
你可以共情,他们的社交坚冰就一定可破,破了就是朋友,所以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在刚入职的时候就要做好基础,这和产品规划没太大区别,为了自己未来工作环境的质量,提前做准备是有益的……
举个例子,按照技术的逻辑推理顺推得到以为是正确的结果,反而是错的。
精准扶贫政策,穷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优惠,给穷人的贷款利率(扶贫贷款利率)比其他人更低,穷人要还的利息少,才能帮助穷人。
这样顺推的逻辑听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是错的,因为最终结果是富人、真正需要钱、真正需要投资的人会想方设法去争取这些比市场利率更低、穷人才能得到利率,给穷人一些钱,穷人就帮你借钱,让你拿到这个贷款利率。实际上并没有帮到穷人,反而帮了富人。
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这才是产品设计面对的常态,是和用户动态的博弈,产品应该多一些海盗分金的思维,少一些一条路走到底的思维。
表象上,工作内容似乎确实是这样 ,可是如何干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厨师看起来就是把原料和调料放到锅里搅和搅和,但实际上对烹饪的时长,材料的选取,都不是外人直接就能看到的。
调整心态,最终做什么还是产品决定,不行就放大招:改需求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