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管控层面,单对单聊天的管控要求没有那么高,因此部分涉黄涉政的图片能够通过微信进行点对点小范围传播。但如果直接发到朋友圈里,这就是公开传播了,在管控机制完善前,肯定不会再上线。
2.即便管控过关了,我还是觉得朋友圈评论表情包是个伪需求,听起来是个很high的功能,但核心矛盾在于如何不占用过大的朋友圈展示空间,清晰地展现表情包内容。目前人们的表情包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形,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产生的趣味性。
现在微信的做法是点击查看表情包大图,但我的体验是这样的操作太复杂了,我宁可看别人给我评论个段子,也懒得点开那个大图。
斗图是需要即时性的,你的娱乐感在于和朋友聊天时发个巧妙的表情包承接上下文。或者无话可说时用一个表情包来接过无话可说的尴尬,让两个人的沟通能继续下去。
但朋友圈评论回复是延时性的,当情绪已经平复,看着评论中的那个孤零零的表情,回也不是,不会也不是,宛如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体验了该功能,我来说下我的看法:产品表现不及预期。
1、朋友圈表情评论不符合用户场景。虎扑也有Gif评论,但是是基于陌生人社交,Gif的趣味性可以让社区更加活跃。但是微信是熟人社交,朋友圈评论更多的是对朋友圈内容的评述,表情包只能代表很少的信息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完整。而且表情包本身是当时场景下情绪的延伸,比文字在表达上更具有优势,但是在朋友圈这个公共空间,无法做到情绪的正常表达,表情包的功能也就失效了。
2、用户体验不好。在朋友圈大部分的表情会被缩小展示,需要用户点击放大才能查看表情,给用户互动增加了工作量。
个人觉得:
1、表情包容易引起不良信息传播,有监管风险;
2、影响朋友圈整体体验,目前看起来是负面的。除了发布出去新鲜了一小会儿,后面周围很多人反馈风格跟百度贴吧一样,,,有点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