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至今,最大的坎莫过于,当你做了你能做的一切的时候,发现产品依然不温不火带来的失落感吧。
初入此行,觉得人定胜天,自己是产品的创造者和设计者。
迎头碰壁,方知学习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于是埋头苦学,参加各种产品成功分享会提升自己。
步履蹒跚,磕磕绊绊,树立了自己的产品观和逻辑观。
不断失败,不断地自我否定又肯定,只为创造出一款火爆的APP来,实现自己的产品梦想。
但走到最后,发现这条路走来,产品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你发现有些人侧重用户体验成功了,你也专注于用户体验,但依然默默无闻;你发现有些人侧重运营成功了,你也决定改弦易调,琢磨运营方案,但撞破南山回头后发现别人那套运营方案并不适合你;你发现有些人搞了个什么KPI、OKR提高了团队效率,团队人人都提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想法,择其善者而从之,然后就成功了。你也决定就这么办,结果一个没弄好,人心都散光了……
你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一个产品成功的火爆起来,网上的成功学大行其道,线下的演讲导师的唾沫都快飞溅到你的脸上了,你还是一脸懵B。
成功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成功的人就算模仿到120%也还是不成功。时也命也,岁月滚滚千万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作为一个产品人,想要跨过这个坎就只能看开点。但我辈仍需抓住一切的机会,尝试一切所能尝试的。因为不试试怎么知道,下一个产品会不会赶上这个“命”呢?
我遇到最大的“坎”是选择的错。
我遇到的“坎”,不是自我提升方面的:
1 不是我刚工作的时候,能力不足,需要学习很多;
2 不是我工作5年的时候,创业的挫折;
3 不是我成为产品管理之后,需要学习产品管理能力;
因为这些困难我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克服。
我遇到的“坎”,是做选择的能力:
刚工作的时候,我进了一家小型创业公司,花了1年时间,从成都到上海,进入一家比较优秀的公司,这个选择没错,而后,选择创业,是错误的选择,当时并不具备创业的要素,虽然拿到了钱,但是创业钱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是商业洞察。
对价值网络的理解,太滞后;
价值网络就是一个人周围接触到的价值点,例如在一家小型创业公司,没有顶级的人才,没有充裕的资金,没有好的方向,所以在这个价值网里面,努力破天了,都无法取得成就。
其实,互联网从业者跳槽也是必然的,不切换价值网络,再怎么样都无法成长,迅速学习,快速成长,才是最佳策略。反过来说,小企业也是一样,必须快速获取市场,有靠谱的愿景,靠谱的项目,还要能搞到钱,否则,留不住人才,留下来的,都是没地方去的。
产品经理行业,只会越来越专业化,不是一个谁都可以进来的行业,如果你和互联网压根不搭边,要转行,太难了,我遇到过各行各业转行当产品的,可能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呼吁的太响亮了,背后也是一批又一批产品经理被塑造,培训3个月都放到市场,可想而知结局。
当不断提升之后,具备了成为优秀产品的基础,但是,此时缺乏项目,缺乏势能,也是不能取得成绩的,因为卓越的将军,靠的是打胜仗,靠的不是纸上功夫。
所以,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等待机会,这是我的方案:
1. 提升自己
做好当下公司的全部事情,并作出亮点,提高效率,高要求对待自己,因为身边不一定都是高要求的人,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同,一定要高标准对待自己,去影响团队,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高要求去要求他人,这样会适得其反。
持续输出,倒逼自己持续输入,深入了解自身能力圈,提高自己优势,弥补自己的中段技能,缩小自己的劣势,千万不要去强化自己的劣势,因为之所以是劣势,说明你的天赋和兴趣不在这里,不要妄图精通所有行业和产品技能,那是不可能的。
培养自己的原则,对市场的洞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这些素养层的能力,是关键。
2. 关注环境
关注互联网趋势,掌握最新资讯,看清楚各行业的发展,研究自己所在行业,和感兴趣行业。
定期关注招聘市场,了解招聘动态。
参加行业活动,了解和接触行业人才,交朋友。
3. 构建人生
产品5~10年,已经30+了,应该开始考虑自己如何安家立业了。
未待完续...
那层纸 吧
学会了基本的流程之后,就同千万的产品经理一样,芸芸众生。对每个话题都能说上一两句、说一两个想法。却无法出现在论坛、报纸、书刊杂志上。看到别人能把实际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沉淀下来,并且写成文章发表出去,甚至成书,就会深感无力与害怕。
不苛求自己经手的产品有多大的市场,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产品经理,自己不是CEO,做的再好也不是你的产品,而是整个团队的成果。
只是希望在这条道路上面,能走的稳当一些,看的问题更深入一些,了解的知识面再多一些。
所以其实我目前正在整个过程,我也在尝试努力突破自己的那层纸。
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加明白
泻药,但我不是产品,我是运营。
相反,在我看来,产品真的很好做,没有遇到什么坎儿,原因是现在两个项目都非常成功,我也或多或少参与了产品立项和原型设计。
为什么好做,那是因为产品模式和资源都匹配到位了。
相反,运营也好做,但我试图往前更近一步的时候,就发现运营工作也不太好进行下去,无形中有个坎在我面前。这个坎儿是各方因素带来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公司、项目的节奏,跟着节奏走,锦上添花才不会遇到坎,相反雪中送炭,自身能力不足和不符合节奏,反而更容易受到质疑。
-----------分割线------------
有人踩了我,所以我再补充一下。
无论产品还是运营,在实际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坎儿,因为自身能力的坎儿我就不说了,但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坎儿,推进项目前行,势必要遇到坎儿,但无论如何要适度和掌握节奏,再进行推动,这样的坎儿你迈过去了,才会获得老板的认可,迈不过去,老板也无话可说。如果自我主张,不顾节奏,极力获得的机会因为效果不理性而被质疑,这些工作即便为以后铺平了道路,也没人记得你的好,跟着节奏走,即使效果不好,也有试错的机会。
另外我说的好做,是因为抓住了市场痛点,公司也有资源,所以产品想不赚钱都难,运营不需要费力也能进行下去。
至于事业上的坎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境,锻炼好自我能力,然后找寻符合自己工作能力和节奏的项目去发展,我觉得才最为重要。
一个阶段一个坎
刚接触这个岗位基础技能上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考验学习能力,主要是产品思维和多多少少的技术思维缺失,总会有各种考虑不周的情况。
主要是抓住一点,一定要理解业务,了解清楚业务方需求,产品设计才能考虑的更全面。
hhh你邀请我啊……
虽然我不是产品经理,但是也可以同理心代入下说下我的问题。
就我目前这个阶段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自我意识的问题,这是一个与同理心相对应的概念。
解决方法嘛……
简单来说就是:基础面上破除迷信,延伸面上寻找边界,不断的打破-重建,自我迭代,认知升级。
当然,中间也会崩掉很多次。
后来我明白一件事,我这辈子终究是要追求极致的自由,这将意味着无尽的折磨与毁灭、黎明与黑暗、挣扎与坠落……直至内心的平静。
一:自己在写完需求后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全面了,但是开发的时由开发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二:有时候许多功能上线后就要下,然后开发会有疑问,会问你为什么要开发要上线
三:做出来的东西与预期的差距十分的大
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要因为工作上的事影响到生活,要强化自己的知识,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在上线新功能时可以做小规模的用户测试,或用户H5进行开发,减少客户端发版的次数
要时刻了解或关注市场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来进行不同需求的开发
产品中的坎不在于具体的落地执行,更在于产品的方向抉择,选择永远大于努力,选择的方向不对,逆水行舟,其结果注定悲惨;而顺势而为,站在浪潮之巅,其结果的下限也很高。
其最重要的点就是洞察力,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