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问题分类/话题】
1、将用户群体进行分层,初级、高级、总监等,目标用户群体不同,提交的问题的受众也是不同,对用户分层后将问题做精细化运营,进行推荐,将不同层次的问题,提给相应层次的人去做查看。可以收获最好的效果。
2、可以根据话题去将内容整合划分,如数据分析相关问题、策略相关问题等等,让用户有目的性的去提问和找问题的答案
3、将每个话题下精品的问题以及答案做置顶,都认可或查看最多的问题及答案,也会是问题出现频次最高的情况。
4、大V认证,社区的影响力取决于用户的质量,多了就不说啦
不喜勿喷,还是希望caff做的越来越好
我觉得个人中心页面,每一个认可就对应获得一个水珠,认可的越多水珠就越多,最后可以把个人中心包涵住;接着滑动页面或者点击某个位置都会有水波的荡漾,尤其是手指划过后可以隐约看到一只咸鱼;
因为上班的时候摸摸鱼
web端:快速回答/一键到底的按钮
昨天从社区进到了一个已经有两百多答案的问题-产品经理应该多读哪些书,要拖到最低才能有答案输入的文本框,用起来不太方便。
我肯定会在个人资料上加一些图标啊,比如你有写公众号或者知乎 微博 github 都可以绑定一下。或者你有自己做过的产品或者有特别喜欢的产品图标也可以标注一下。
用户等级体系+与之匹配的推荐逻辑
很多回答都在致力于如何从功能上建设一个更好的社区,合并问题、浏览、推荐,这些当然都应该有,但是对作为一个社区的PMCAFF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两个:人,内容
为什么知乎、微博、小红书,能够成为大体量的平台,获得如此多的用户?因为这些社区是可以诞生大V的,可以产生大量优质的内容。
PMCAFF作为一个垂直领域的社区,很多用户每天在线时长并不低,但这个社区里有多少个【大V】?千万不要觉得大V是很浮夸的东西,对读者来说,这是一种品牌认可和内容质量的背书,对创作者来说,这是认可和长远坚持输出的的动力。
一个社区缺乏头部用户创造能力会有什么后果?你在PMCAFF看到有哪些不起的产品经理这种问题,回答永远是张小龙、俞军、纯银等人。但有没有人是从pmcaff里成长起来的?
没有
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领域比较特殊导致的吗?是,但又不全是。
希望PMCAFF能早点想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