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搜索记录】用途是将用户历史搜索记录保存并显示出来,可能需求场景如下:
a、用户在开始新的搜索时,本次搜索目标与之前有一定关联,需要旧记录作为参考,以此调整搜索关键字,来提高搜索准确度;
b、用户有印象之前搜索过某些内容,现在又想再次查看,就需要通过历史搜索记录,来作为线索查询到目标内容;Ps:搜索记录要起到作用,应该这些记录的时间跨度不会太大。
2、【微信搜索】当前特点
a、一级搜索页面,搜索结果已本地数据为主,包括用户的联系人、群聊、关注的公众号、聊天记录、收藏,这类内容偏私人性质;
b、在一级搜索结果页面,可以继续点击进入二级结果页面,去搜索微信平台上的公共资源,包括文章、朋友圈、表情、音乐、小程序、公众号等,这类内容偏公共性质;
3、相关推测
a、在微信中,偏私人性质类搜索需求,相对来说内容较少且用户有一定的熟悉度,绝大多数下,不需要通过参照搜索历史记录,来不断调整搜索关键字,来提高搜索准确度(第一点a);
b、不管是私人性质还是公共性质类搜索需求,目前微信用户每次的搜索目标之间,关联性可能不高,这样搜索历史记录的显示,反而会给用户造成干扰;
Ps:微信搜索目前以用户本地数据搜索结果为一级展示页面,更多公共性质搜索内容,则需到二级搜索页面查看,这也可以看出,微信搜索功能依照微信不同时期发展特点,不断迭代:前期满足用户搜索联系人、聊天记录、群聊、收藏、关注的公众号等-》公共性质类内容搜索。
微信的搜索,其用途可以分为两块:1. 用户内部资源搜索2. 用户外部资源搜索
根据权重来说,内部资源搜索是排在外部前面的,而且微信搜索的即时搜索结果也差不多是按联系人、群聊、聊天记录、关注的公众号、收藏、搜一搜来分别排列的。所以,我认为,微信搜索这一功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用户内部资源过多而造成的信息冗余。微信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App,与朋友聊天、和客户接洽、向老板汇报;了解他人日常;发布自身日常;了解热点动态;线下支付;订餐、骑自行车、充值、订酒店等等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甚至是希望有的,微信都帮我们做到了。而微信其中的搜索,在解决我们自己使用时造成的信息冗余的同时,捎带解决真正的外部搜索问题。
我为什么说捎带呢?因为在我看来,我们使用微信更多的是想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首先是一个社交工具。从这一出发点来看,微信搜索,搜索用户自身内部的信息是其目标导向。那么用户内部的信息,像联系人、群聊,用户搜索它们是为了完成信息交互,达成目的后这些搜索结果都将显示在聊天信息页面(用户不删除的话),此时搜索框的搜索记录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就微信搜索的第2块功能来说,搜索用户外部的信息。用户外部的信息,在微信这个圈子中,现如今包括小程序、公众号、表情、相关文章、音乐等。这些搜索结果,我认为可以分成两类:1.小程序和公众号针对这两种资源来说,我认为用户搜索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小程序、使用公众号。使用小程序后,该小程序将会保存在用户的小程序中,用户下次使用就不再需要搜索了;使用公众号,用户觉着有价值,会关注,而在关注后,公众号的信息会直接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也不需要搜索。2.文章、表情、音乐等这种资源,用户搜索的最终目的是收藏。搜索文章,用户搜索后阅读,看了觉着有二次阅读的需要的话就会收藏,这样该文章就转移进了用户内部信息里,当它成为用户冗余信息的时候,用户会启用到微信搜索。在这里,搜索记录也是没有必要的。
总结来说,用户使用微信搜索,是一次性行为,所以不需要记录搜索记录。
1.现阶段搜索不能直接带来变现或者转化
毕竟微信不是电商平台,也不是像某度那样的搜索渠道;
微信的搜索更多的是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公众号,用户与文章直接提供连接的机会与服务
(微信会不会做某度的那一套,也许会,但目前暂不可知)
2.减小服务端的压力及与运营管理成本
在没有直接盈利转化的情况下增加的每一个功能,无疑会增加运营的成本
另外搜索历史也是一个需要管理的字段,例如用户主动搜索了一条谣言,这个时候信息源被处理了,而搜索历史如果没有处理对于用户而言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3.搜索记录和收藏的关系,更希望通过用户养成收藏的习惯
抛开以上两点,说说微信的收藏功能;加入微信为用户提供了搜索记录的功能,可能会增加用对某几篇文章的访问次数(假设用户每天在微信产品上所用时间固定),那么用户的总阅读量反而有可能是有所下降的(这样的环境可能不利于帮助公众号成长)
这个时候会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收藏行为?
阅读量下降直接影响到可收藏次数,而搜索记录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文章的收藏意愿
最后以一个小问题结尾:在微信上浏览文章的时候能够点击收藏,但为什么微信上文章阅读的时候没有再次点击取消收藏的功能?
也许,微信更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有所沉淀(比如记录用户分享的内容还有用户关注的内容即收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