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需求:
不拒绝来自任何人的需求,在收集需求的时候,要将需求与身份,动机等区分开来,在之后的需求分析时再考虑他们。
发现需求:
1.把自己当成产品的目标用户,做产品的忠实用户和最挑剔的用户,反复使用产品;
2.潜入用户群;
3.提升对产品功能及细节的敏感性;
4.善于联想,通过体验其他产品联想到本产品潜在的需求和机会点;
5.往上思考,结合产品的业务和商业目标发现需求;
6.往不同思考,通过行业分析,市场分析等发现需求;
7.应用商店,贴吧,微博等渠道;
8.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等常见方法;
1,首先向面试官表明自己负责的项目属于B端还是C端
2,分为「业务层面的工作方法」和「自我探索层面」介绍
3,业务层面介绍自己所在B端orC端的需求来源(老板、用户、市场、研发、运营),以及自己是如何收集(主动、被动)和管理的;另外关于如何发现(老板下发、用户反馈群、市场研发内部反馈)
4,自我探索层面(自己使用产品、把玩同类或者不同类产品时、刷微博逛贴吧)
个人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1、间接反馈
分析产品内的用户行为数据,得到一些假定需求,后续可能还需要做一些验证。
2、主动反馈
产品内的一些声量比较大的用户,会通过反馈功能提供一些意见。
产品外可以通过类似应用商店、微博、贴吧等平台获取一些用户的意见;还可以通过创建微信群等方式和种子用户建立一个直接联系,获取需求。
3、被动反馈
通过日常观察拍个脑袋,然后通过一些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让用户帮助我们验证需求。
这里考察的主要是分析识别真正需求的能力,而不是通过什么渠道收集需求,好多时候所谓的需求只是正常反馈,而不是真正用户的需求,拿到这些反馈,要考虑背后真实的需求
要看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哪些。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内部主要是leader和大boss。外部还分b端和c端,通常反馈最多的还是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他们提的需求一般是比较急需和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