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用户只提交了实名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但实际上公司可以通过你的身份信息获取其他相关的数据。
同意 @斯尧jay 提到风控是根据内部数据+外部数据来进行用户身份的审核。再做一些补充吧。
1.公司内部数据:
2. 通过获取手机相关的权限来采集相关信息
3. 业内同行信息共享:有部分信用贷的公司之间是有黑名单共享的,如果用户命中这个黑名单库,信息共享的几家公司都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很有可能就不会批贷了。
4. 第三方数据库:人法网、失信网、工商网等。通过使用用户的身份信息在各第三方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
5.其他需要用户授权的第三方:运营商、芝麻信用、支付宝、人行征信等。这些数据需要获得用户授权才可获取,所以仅凭身份证银行卡等身份信息无法获取到,这里只是列一下供参考。
当然各家公司风控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款产品在不同时期风控规则也可能进行调整。这里只是列举一些数据项,风控会根据规则对获取到的各项数据进行评估,最终综合给到用户审核的额度和结果。
暂时想到这些~
实际上,风控是相对的。
现在的信息关联度相比5年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是跨越式的。不要说一个身份信息,就是一个手机电话,也能得到很多的关联数据。
目前很多小贷、网贷公司的业务开展能快速及时有效,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现有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及大数据关联应用的拓展。早些年前,跨省的身份证认证很慢,现在扫一下就知道了;不仅如此,通过身份信息,可以获取实名下的所有相关信息,比如银行业务、社保状况、工作状况、家庭情况、可见收入水平、住址等等,讲得难听点,上查祖宗三代,下查子孙三代都没有问题——在具备数据记录的状况下。
题外话:前端时间看了一部韩剧《被操控的城市》,其中讲到的关于信息关联获取监控这类的接口,一旦内容汇聚,通过某些唯一键值进行关联就能获得海量数据。一旦用于作恶,后果堪忧;细思极恐。。。。
这种问题,你要反过来,风控本身的要素有哪些,然后再去想怎么做可以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贷到钱
任何金融产品一定是风控策略先行然后才会根据风控策略去设计业务流程的。
还有小米小贷是网络小贷吧?人家可以查征信啊
小米网贷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金贷了。风控是由内部数据+外部数据。
如果是白名单邀请制的,那么对于该小米用户,可以了解到你平时的行为数据等等,来概括你的风险。例如你的消费数据,短信,或者经常去使用手机去的站点。
外部数据其实会比较多,就是你的电话消费账单,芝麻分,多头借贷的数据。
根据外内部数据联合来看用户的风险,同时这种没有强数据来解释风险的的贷款额度都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