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功能上:跨平台之间的积分兑换是可以实现的。
效果上:但是这种跨平台的兑换意义不大。
那么积分兑换如何实现?
虽然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种或多种积分生成规则,以及一种或多种积分使用规则,但是每一个平台总会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去衡量积分所对应的价值或价格。
跨平台进行积分兑换的基础单元,其实就是两个平台之间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的直接积分兑换:
1、设定好自己平台积分的价值或是价格;
2、两个平台协商同一的价值或价格标准;
3、用户在平台之间进行积分兑换:
(1)由原平台计算出所兑换积分的价值或价格;
(2)在另一平台生成账户后,按照同一的价格或价值标准计算出在此平台的积分数;
(3)此后,即可用此积分数在平台进行相应的兑换;
对于积分兑换的中介平台来说,无非就是将这个价值或价格进行标准化,进而变成一种虚拟化的货币等价物。
为什么跨平台兑换的意义不大?
首先我们要知道积分的目的
积分就是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者消费的一种变相营销手段或者运营策略。
获取积分的方式有哪几类?
社交类
电商类
在线教育类
积分兑换方式有哪几种?
积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积分培养用户习惯,增加用户黏性;带来稳定的流量,区分用户等级;筛选忠实的用户,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理解了上面这些之后我们发现:跨平台积分兑换不仅对产品与技术的要求较高,而且将不可避免的伴随这运营策略的调整。最重要的是这一行为未必会给平台带来稳定的流量和忠实的用户,因此,这种做法很少有平台采用。
显然不可行。
先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下,不同平台积分的价值不一样(获取难易度、可兑换商品等因素决定的),所以要交易就存在一个“汇率”,类似人民币和外汇的的汇率,这个汇率需要参照一般等价物来决定,比如货币是用黄金做一般等价物。那么互联网之间用什么作一般等价物来确定汇率呢?貌似没有,所以只能合作平台之间自己协商,只要任意一组合作商的汇率不合理,整个合作平台都会乱成一团。
然后说需求,大部分平台的积分商城同质化严重,没有不可代替的商品以至于我要跨平台去兑换。即使有,平台也没有必要去做,举个例子,假如美团用户人人都想要网易云音乐的记事本,那美团就要去跟网易积分商城合作吗?为什么不自己来一个美团记事本,再不行跟网易批发一批本子,放到自己积分商城总行了吧,这样根本不用任何技术开发和商务谈判,更不用去想积分汇率。
最后从平台角度来说,我的积分商城就是为了吸引用户在我平台多多活跃和消费,很不得用户为了兑换我的商品在我这里苦苦攒积分,要是让别的平台用户可以直接换走岂不傻X?我又不是在发福利。这是在损坏我的用户粘性,不是提高我的用户粘性好吧。还要付出商务谈判和技术开发成本?搞笑吧。。京东让你把淘宝币换成京东币,那你天天去淘宝刷币,对我有什么用?我要的是你来我这儿领。
想法是可行的,积分之间的兑换可以更好增加用户黏性,作为商城之间的引流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按照目前百家争鸣的现状,不同平台的积分获取和使用规则都是不同的,如何去根据不同平台的流量和积分规则来制定积分兑换的规则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分析
楼主是想做积分兑换的平台么?手头正好有个积分体系的产品在做,我简单的分享下,以假如我做个积分兑换的平台,我的操作是的这样的:
1,供销两端的业务梳理:简单的来说知道卖给谁谁来买谁来用,以及谁能提供,我找谁要?怎么要?
2,建立起两端的规则: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我采购谁,给用户的都是同一个标准;简单的来说,用户不是需要进行京东和1号店之间的直接兑换,而是先兑换到我这里我才兑换成另外一个;这样操作虽然看上去比较复杂,但可以让数据变为一环扣一环,而不是直接交互,直接交互的风险就是数据成了过路人,可以将中间环节不显露出来,但需要实施去监控。
3,一定清楚自己玩的是什么?虚拟货币。价值点在于如何让这样来去之间能给你产生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