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的问题都很有意思。
我觉得盲人闹钟的需求有一个,按时起床,基本功能拆分成三个,闹钟响-早起和早起-关闹钟,设置闹钟。
使用场景上,既然特意为盲人设计,那么假定这个盲人是缺乏照料的,需要独立完成这些动作。
一个缺乏照料需要独立的盲人,输出靠说和肢体语言,盲文等,输入靠听,其他触觉和盲文等。那么设置闹钟和关闹钟归类为输出,闹钟响设定为输入。
【闹钟枕头】
输入靠触觉听觉,所以我倾向于闹钟有轻微振动。
输出靠说话和肢体语言,那么我认为设置闹钟和关闭闹钟应该分别是:利用躺着睡觉和醒来直立坐立的肢体动作,就是重力,脑袋离开了枕头,闹钟停止振动,躺下再振,直到离开枕头一定时间后不会触发再振动的行为。
设置闹钟我觉得靠脑袋枕在枕头上的重力时触发开启,通过语音给出指令,控制时间,周期等细节吧。
以上。
给盲人设计,感觉这题有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
首先肯定排除有人照顾的盲人,不然就没意义了。
那就要考虑几点:
1、闹钟买来怎么让盲人设置闹钟。
2、设置好了以后怎么提醒盲人。
猜想一下场景,快递到了,盲人拿到快递后打开包装里面塞着一张带有盲文的纸板,触摸下了解到原来是这样设置的。触摸下光面对准自己,从左到右有12个点,按下一个点或者弹出一个点就可以完成小时的设置,背后粗糙面拨键朝上作为白天,朝下作为晚上,而光面上的可以转动的指针完成了分钟的设置。
第二天早上7点50分,闹钟响了,盲人起床后,按下旁边的蓝牙控制器(就一个按钮,按下就关闹钟),就洗漱去了。
用户群体:盲人,视觉有障碍的人(分为全盲和半盲)。
用户画像:
1.23岁的小明小时候由于一场意外导致双眼失明,后经过不断练习学会盲文,互联网等知识,没有智能产品使用经验。
2.32岁的小王去年由于一场车祸导致了失明,近期恢复个人独立生活,在学习盲文和其他知识中,有互联网、智能产品使用经验。
3.65岁的李奶奶由于年级太大用眼不当得了白内障,视力弱化,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影。不会盲文,不懂互联网,没有使用智能产品经验。
用户场景:
1.小明明天下午三点要去和心仪对象约会,担心过时,需要设置闹钟提醒。
2.小王每天都要在早上六点起床学习盲文知识,需要设置闹钟提醒。
用户需解决问题:
1.设置临时闹钟。
2.设置周期性闹钟。
用户基本需求:需要一个可以设置临时闹钟、周期闹钟的闹钟,提醒用户,叫醒用户。
用户体验需求:方便快捷的设置闹钟,闹钟提醒时间精准、提示音舒适、音量适中。
产品构想:
1.为盲人群体提供一款【语音闹钟】智能设备,设备可智能识别多种方言并精准转化为闹钟指令执行。
功能清单:语音识别、语义识别、设置临时闹钟、设置周期闹钟、设置闹钟提示音、设置震动、编辑闹钟、删除闹钟、关闭闹钟。
2.为盲人提供一款【触摸式闹钟】硬件设备,设备支持手动操作,提供语音教学。
功能清单:设置临时闹钟、设置周期闹钟、关闭闹钟、打开教学、切换教学、关闭教学。
第一步:洞察用户真实需求“盲人使用这个闹钟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需要结合用户沟通才能明确,先不讨论,假设是找到了一份新工作,需要按时起床上班,仅作常规的闹铃使用。
梳理流程:
先拆解闹钟的正常使用流程:定闹钟——闹钟响——(延迟响)——自动/手动关闭,先是设定闹铃时间,再说等时间到了触发闹铃,用户可以选择关闭闹铃或者延迟触发,最后闹铃的结果是关闭可能是用户手动关闭的,也可能是延迟到一定程度,被自动关闭的。
明确基础信息:
用户特征:视觉缺失,可交互方式仅剩语音、触摸
产品载体:手机/其他智能硬件
操作方式:语音、触摸。语音用户设置闹钟、关闭闹钟、延迟触发,触摸用户延迟触发、关闭闹钟
盲人看不见,只能靠听和触摸,所以要设计一款可以通过触摸设置时间,和时间播报产品。
比如手动把指针拨到刻有时间的区域,按下按钮,到了时间,通过语音提醒。
具体怎么做,可以仔细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