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可物流的特产?
答:一个地方特有的食物、玩物(肯定不全)
问:哪种特产消费的频次最高?
答:当然是食物啦,电商平台的切入点。
问:那么食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当然是吃啦,笨蛋。
问:购买食物的目的呢?
答:嗯,吃啊,或者送给别人吃。
问:ok,那就是分为两类,一类购买了然后食用,一类购买了然后送礼。食用的都是哪些人呢?
答:恩,尝试性食用(比如来旅游);经常性食用(吃货);特定目的性食用(买了养生)。
问:哪种类型的消费频次最高呢?
答:肯定是吃货的消费频次高啊,不过我觉得现在旅游业这么旺盛,尝试性性食用也会很多嘛。
问:那你会选取哪种人群作为切入点呢?
答:吃货。这种人不仅自己能吃,还喜欢推荐,能够引起用户传播。
问:你不觉得只吃过一次然后觉得好吃的人会更喜欢向别人夸赞食物吗?
答:有道理,那怎么办呢?
问:可以从运营的角度,两种类型都切入嘛。一个主,一个辅。
答:那送礼的那类人呢?
问:送礼的那类人,你了解到的最大痛点是什么?
答:刚去一个城市,要回去给父老乡亲带东西,多了带不起,少了怕难堪。
问:那是不是可以通过运营来解决这个痛点呢?
答:可以,不知道买什么回去,我们从包装到食物帮你统统解决,给面子,我们是专业的。
问:现在有结果了嘛?
答:主打吃货(消费欲望强,消费频次高),辅助旅游人群(更容易出现用户传播)。在过节的时间点上,通过运营解决送礼人群的痛点。
先扯一下。
没数据支持,咋画?
那我就乱答了,嘿嘿
先区分用户群体
1.真正强烈需要的人
这里要区分远离家的人、喜欢吃的人、送礼的人。
2.尝尝鲜的人
3.看看的人
区分购买频次等相关电商指标,客单价什么的
-----------------------------------------------------------
刚看到第一个问题,让用户落地……让用户落地靠用户画像,真心有点难
首先根据初期企业战略、产品定位可以确定产品的核心目标即:解决或满足用户的什么问题或需求;其次根据产品的需求管理列表(需求池)划分用户的类别(根据需求优先级确定核心用户、潜在用户、边缘用户)、用户的特征;最后根据用户特征及类别构建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的基本特征(年龄段、教育程度等)、行为特征(使用产品的行为路径)、产品需求(使用产品的目的或需求)
用户画像构建完成后可以确定产品使用的用户群,用户画像毕竟是PM根据理论知识构建的虚拟用户,所以为了验证用户画像是否和现实用户一致,那么就要进行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的方法:
用户研究注意事项:研究的用户群要具有代表性、覆盖性、多样性;实施过程中不要主观误导用户行为
顾名思义就是将用户的需求转化成产品需求,听用户的但是不能按照用户的要求去设计产品。需求分析就是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用户需求: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我们的分析,找到的真实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满足用户需求的三种方式:改变现状、降低理想、转移需求
改变现状:根据用户需求改产品
降低理想:通过降低产品的期望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转移需求:通过其他需求或者更改需求的表现形式、路径达到用户真正的期望
注意:产品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需求要基于产品框架/结构的基础上。
做几个用户访谈吧,聊一聊会更利于整理思路。一般出来上大学的人,第一次回家都会给家里多多少少带点特产,然后回来的时候也会给学校的朋友什么的带点特产。还有就是刚工作回家的人也是。听听他们的需求,去找你的典型目标用户